滁州市“防、立、治”筑牢饮用水源安全防护网

发布日期:2020-11-13 10:09作者:自然生态科 巴小明 审核:江海来源:滁州市生态环境局阅读: 字体:【  

近年来,滁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理念坚持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”,进一步提升城市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,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,市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%。

“防风险”。建设西涧湖滁定路大桥、沙河集水库珠龙大桥、黄栗树水库周岗大桥事故应急池和防撞护栏,防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侧翻污染饮用水源。建设一级保护区重点地段防护隔离围网20.8公里,防止人群活动对饮用水源干扰。设置保护区宣传、警示、界桩等标志标牌近10000块(根),提醒群众保护饮用水源。近两年安排专项资金89.2万元建设西涧湖、黄栗树水库环境监控系统,进一步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风险防控。

“立规矩”。在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外,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更具针对性、可操作性的政策制度。1995年滁州市人大通过《滁州市西涧湖水源水质保护管理规定》、2009年滁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《关于加强西涧湖水源水质管理的通告》、2016年滁州市有立法权后制定了第一部地方法规《滁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》。为建立完善饮用水源生态补偿机制,2018年多方调研后制定《滁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办法》,市财政每年安排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不少于700万元,用于市区饮用水源保护重点项目建设和保护区内有关区、县政府绩效补偿。

“治污染”。加大生活、农业、畜禽养殖三大面源污染治理。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新建大柳镇、珠龙镇、施集镇、章广镇、施集镇李集村等8座污染处理站,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5%以上。深入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,2019年全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化肥使用量1.87万吨(折纯),同比减少0.42万吨,减幅为18.4%;农药188.8吨(实物),同比减少168.7吨,减幅47.2%。全面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100户经营性畜禽养殖,杜绝养殖污染。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70万元,在沙河集水库、黄栗树水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减少农药使用,覆盖农田近35000亩。